新一届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赛事将于9月3日在西安拉开帷幕。据《北京青年报》记者 消息,受资金等因素影响,U23亚预赛并没有引入VAR技术。
报道称,据了解,亚足联选派了包括11名裁判员(5名裁判员、6名助理裁判员)在内的15名比赛官员(包括2名裁判员监督、2名比赛监督)执法本组赛事。值得注意的是,本阶段赛事未引入VAR(视频助理裁判员)技术,且参与执法工作的裁判员几乎清一色为亚足联裁判员学院培养的新一代精英裁判员。
按照惯例,亚足联会按照其主办的各序列赛事的竞赛级别,分别选派不同级别的裁判员进行执法工作。
所有裁判员都是目前亚足联精英裁判员队伍的成员,只不过相比于像马宁、傅明、法加尼、坦塔舍夫、西瓦功、塔基、贾西姆这类跻身亚足联精英裁判“第一方阵”的成员,参与执法亚足联U序列或者中低级别俱乐部国际赛事的裁判员多为年轻精英裁判员。
他们绝大多数都还没有获得主哨类似18强赛这样亚足联范围内的顶级赛事的机会。其中,5名裁判员(可分别以主裁判或第四官员身份执法)分别是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纳加法列夫-阿斯克尔、泰国的朱帕昂、韩国的蔡尚协、巴林的哈利尔-萨阿德、印度的文卡特什-拉马钱德兰。
纳加法列夫-阿斯克尔此前仅作为第四官员参与执法过18强赛印尼队主场对阵中国队的比赛,而当场比赛的主裁卢特福林则作为新一代亚足联精英裁判员佼佼者之一被选派参与U17世界杯赛;另一位此番来华执法的韩国籍年轻裁判员蔡尚协曾经作为主裁判执法过今年3月进行的亚预赛第3阶段新加坡队主场对阵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从结果来看,亚足联正式比赛的裁判员选派工作实际也是讲究论资排辈的。
与18强赛、中超联赛VAR技术全覆盖不同,受资金等因素影响,U23亚预赛并没有引入VAR技术,这对于习惯等待通过科技手段评断争议判罚的中国U22队球员来说,无疑是挑战。 此外,执法本次赛事的裁判员对U22国足的球员来说大多比较陌生,而国内职业联赛与亚足联主办各国际赛事的执法尺度往往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些都值得国足球员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