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NBA球二代越来越多了?

abs (3) 2025-07-01 16:22:54

为什么,NBA球二代越来越多了? (http://www.xuexiaoyu.cn/) abs 第1张

和我们熟知的官二代、富二代相比,球二代简直是一股清流。他们不贪不腐,不会揭穿社会不公的疮疤,不会挥霍无产阶级的财富。哪怕是最没出息的球二代,也就是啃啃老、炸炸街、私信发鸟照、搞大别人肚子。更多球二代则是志在突破父辈的阴影,攀上篮球生涯更高峰。

迪伦·哈珀就是如此,作为弗拉格之下57人之上的榜眼秀,迪伦创造了NBA球二代的顺位最高纪录。在大一期间,他拖着一群三分命中率不到33%的队友,愣是靠着强硬突破流打法,在无尽的夹击围堵中打出了场均19分4助攻、真实命中率59%的优秀表现。难怪马刺顶着后场拒投们的压力也要选下他,马刺上赛季的三分再怎么差,也有36%的准头,迪伦要是加盟马刺,那不得原地起飞咯?

为什么,NBA球二代越来越多了? (http://www.xuexiaoyu.cn/) abs 第2张

而且严格来说,迪伦并没有受到父亲多少恩泽。虽说他的父亲罗恩·哈珀名扬全美,在公牛和湖人拿了5个冠军,但他和妻子早早离婚,每周只来探望一两次。比起亲自教儿子打球十多年、全面管理职业规划和儿子钱包的母亲,罗恩更像是迪伦的基因原体。但这并不妨碍老哈珀拿儿子的成绩到处宣扬:“他五岁的时候我就看出他不一般,这娃像我!”

今年的25号秀杰斯·理查德森也一样,他是杰森·理查德森的儿子,但和声名在外的父亲相比,显然还是母亲对他的影响更大:“是她让我迷上了篮球,她对我的指导比父亲多得多。”

当然,和其他球员家庭相比,两位老球星在当爹这一块还是有优势的,至少人还活着,没有失联,而且迪伦和杰斯的天赋确实有父亲的贡献。如果罗恩·哈珀没有不厌其烦地向迪伦灌输“乔丹科比是如何勤奋、如何恪守职业道德”的故事,迪伦或许也不会变成刺管眼中“踏实纯粹”的模样。

为什么,NBA球二代越来越多了? (http://www.xuexiaoyu.cn/) abs 第3张

其实广义来说,几乎每个被选中的新秀都是球二代,弗拉格的父母都是大学篮球明星,四号秀克努佩尔的父亲直到2019年都是大学队史得分王,五号秀贝利的父母也是大学篮球选手,他姑姑还拿到过1996年的奥运女篮金牌......

ESPN的选秀专家乔纳森·吉沃尼就感慨:“看看选秀名单,几乎每个有望被选中的球员都有一定的家族渊源,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就算把范围缩小到“老爹打过NBA”,过去8年的选秀名单里,也有7年出现过多位NBA球二代。

在24-25赛季,至少有33名NBA球二代出现在正赛上,他们分布在21支球队中,可以说几乎每场比赛都能看到二代们的身影。在去年的新秀中,除了传奇球二代布朗尼,三号秀里德·谢泼德,他的父亲杰夫·谢泼德就短暂打过NBA——在皮蒂诺的执教下,杰夫两夺NCAA总冠军,却没能在NBA站稳脚跟。

再往前推,23年的特伦斯·杰克逊-戴维斯、22年的小皮蓬、小贾巴里·史密斯和A.J.格里芬、20年的科尔·安东尼和小肯扬·马丁......几乎每年都有名字里挂着“Jr”的新秀回到父辈的舞台。

为什么,NBA球二代越来越多了? (http://www.xuexiaoyu.cn/) abs 第4张

尤其是前两年的勇士,库里和汤普森自不必说;安德鲁·维金斯的父亲米切尔·维金斯在NBA打了6年;加里·佩顿二世的父亲是“手套”佩顿、特伦斯·杰克逊-戴维斯的父亲戴尔·戴维斯直到2007年才退役。堪称NBA央企,是联盟最大的二代窝点。

虽然在我们的印象中,球二代基本都没有父辈那样辉煌,更多的是大卫·斯托克顿那样,借着老爹的脸面在NBA短暂路过。但实际上,NBA球二代们的整体水平远强过他们的父辈。水花兄弟父凭子贵暂且不谈,已经淡出大众视野的迈克·毕比和凯文·乐福(他的父亲只在NBA打了三年)也不谈,当然更不用说科比了。成为各队核心和主力的球二代,就有德文·布克、杰伦·布伦森、克拉克斯顿、加兰、小贾伦·杰克逊、小萨博尼斯,和宝刀不老的霍福德。

如果算上星味没那么浓的杰拉米·格兰特、小哈达威、小皮蓬、小佩顿、格伦·罗宾逊三世、小特伦特、温斯洛......NBA二代们的密度还会更高。

为什么,NBA球二代越来越多了? (http://www.xuexiaoyu.cn/) abs 第5张

这还只是现役的,考虑到今后几年大热的二代——卡梅隆·布泽尔和凯登·布泽尔都收下了杜克大学的邀请函,可以预见,兄弟俩即将在26届选秀大放异彩,给老爹卡洛斯·布泽尔狠狠长脸;安德烈·斯托贾科维奇上赛季在加州场均18+5;基杨·安东尼跟随父亲的脚步,选择了雪城大学——未来的NBA还将有球二代们的一大块地盘。

近水楼台先得月,个中缘由不难猜。除了身体天赋外,二代们比普通人更早接触职业篮球,更能获得可贵的训练资源。布伦森小时候就和纽约球星对练过,德文·布克12岁时还和加里纳利练过单挑,戴尔·库里纠正过儿子的投篮手型,乐福的射术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和指导,虽然老萨博尼斯从没执教过小萨,但他留给了儿子一条处世真言:“你要和控卫处好关系,因为得分后卫只会顾着自己投篮,而控卫会把球传给你,所以如果你要带人出去喝酒,千万记得好好关照你的控卫。”

小萨深谙其道,在联盟浸淫多年后,把自己变成了大号控卫。

为什么,NBA球二代越来越多了? (http://www.xuexiaoyu.cn/) abs 第6张

另一方面,也是外界最容易忽视的“二代优势”,就是他们很早就领会篮球的真谛,了解职业赛场的环境,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要避开的坑。很多球一代在进入NBA后才从经理和教练口中听到关于篮球的残酷真相,甚至要等自己踩过灯红酒绿的坑,在联盟组织的公关和理财培训课上,才知道NBA球员的光鲜之下,暗藏多少危机。

就像马刺总经理赖特所说:“篮球世家的孩子最棒的一点在于,他们在家里就明白努力、牺牲、团队、自律和付出的意义。我们所做的只是强化这些概念,而不是从零开始教他们。”

走过弯路的人都明白,选择和努力并不对等,信息和渠道才是要害。NBA球二代最大的优势不是天赋和资源,而是他们极少走弯路,他们很早就清楚这条路上的沟坎曲折,知道从技术动作到学校选择再到职业规划的每一步要怎么走,就像玩游戏点了全图、开了攻略。就算天赋平庸,也能借助父辈的能量攀到自己力所不及的高度。

不过那又如何?至少他们是在认真打球,为球迷贡献精彩的比赛,给税收、消费和GDP添砖加瓦。别的二代连坐吃山空都是一种赞赏,和他们相比,球二代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值得我们最热烈的掌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