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测了这款精心打造的工具,可能会颠覆你对撬胎棒的认知,但它是否矫枉过正?
综合评分:3.5星
29.50美元 | 22.50英镑(约合212元人民币)
评测结论
智能撬胎棒设计精良且具备实用优势,但附加的胎唇分离器操作繁琐,性价比存疑
这款智能撬胎棒,外形如同厨具与变形金刚的混合体,并宣称"传统撬胎棒已成历史"。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机械结构替代蛮力,使拆装轮胎更为轻松。
基础款售价22.50英镑/29.50美元,搭配可选配的胎唇分离器(额外12.50英镑/16.50美元)后,价格远超传统产品。不过考虑到英国制造工艺和丰富的功能组件,这个定价也有其道理。
主体采用金属与高品质塑料复合材质,既坚固又不显笨重。但使用体验并不完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性能测试】
拆胎时,金属手柄可90度旋转的设计提供了显著的机械优势。铰接式勺形端能更轻松地将胎唇撬出轮圈,其精妙的支点设计令评测者惊叹。
装胎环节才是真正体现创新之处:扁平喇叭状结构配合滚动轴承,即便最顽固的公路车胎也能轻松就位,还预留了检查内胎的空间。测试中连难缠的无胎垫山地车胎也快速臣服。
特殊塑料材质确保接触部位不会损伤碳纤维轮圈,胎唇分离器上甚至还集成了法嘴气门芯拆卸工具。
【胎唇分离器短板】
这个需要螺栓固定的附加组件实际表现令人失望——无论怎样拧紧蝶形螺母,夹具始终无法有效咬合轮胎侧壁。即便拧到皮肤留下压痕的程度,仍无法实现胎唇分离效果。
发明人马克·西尔斯对此回应:"新版已增加套筒螺丝和六角扳手配件,客户反馈紧固效果显著提升。"
【最终结论】
虽然外观与传统撬胎棒大相径庭,但智能撬胎棒确实在拆装轮胎时展现独特优势。这款融合巧思的设计确实能让恼人的换胎工作变得轻松高效。
只是考虑到其高昂售价(尤其是存在缺陷的胎唇分离器),传统撬胎棒距离"退出历史舞台"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出处 : bikeradar
作者 : Will Sof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