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的人统称为骑友
但是骑友和骑友有非常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更多来自生活方式
骑车风格及追求的多样性
丰富多彩的骑行圈
你就是最耀眼的大林子
以下骑行风格,相对粗略
没有对错高下之分
请勿对号入座
早睡早起,规律积极,信奉美好的一天从晨骑开始。别看他的朋友圈,你还没睡醒,他已经骑完晒图了。
骑行的时间通常在晚上,骑完也许会去喝啤酒撸串,兴奋的话还会再刷个100公里。喜欢午夜时光,最怕白天的交通。“忙碌的工作,只有下班后才是我的时间,你难道不是吗?”
平时忙工作忙学习,除了周末,不要跟我谈骑车,反正我没时间。
精准的规律训练,严格的作息,天有不测风云,他却规律依旧。
只有天气好才会骑,他的骑行计划就是好天气的代名词。
风雨不误,雷打不动,“7*24*365”的骑车热情,所谈论的话题,只有骑车。
骑的很不规律,骑没骑的标准,来自发没发朋友圈。修图花费的精力和骑车花费的精力同样多。
没有规律的骑车习惯,体力一般还不错,偶尔刷个阳澄湖或者参加个骑行活动还是可以的。
体能好,制定训练计划,关注赛事动态,能参加的都尽量参加。
每天60公里,风雨不误。从不讲科学,从不信别人。自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自我掌控。
月骑车量动不动就过千,有大把的时间去骑车,骑的绝对不是最多的,但绝对够厉害。
对骑车的热衷不如对一起骑车更为热衷,随叫随到,骑完多半要去吃吃喝喝。
以骑行的名义去旅行,它或许不会是一帆风顺,也不会一直是那么美丽。
我怕太阳,我怕强风......
只在户外骑,只有在户外骑行才能感受到骑行的快乐,才能挑战一些难的陡的路线。
每天上下班通勤,路线固定,周末到附近郊区骑行。
骑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吃更多啊,只不过有的人是骑车量vs饭量的时候,饭量赢了。
每次速度在差不多区间,日复一日的骑在自己的舒适区。
与其说骑车的内啡肽让他高兴,不如说把骑车的体会提炼成知识更让他快乐。
目前还有点儿胖,但是很快会瘦下去,并正在瘦下去。
每次骑的都很专注,都很发泄,都很拼。
明明可以靠脸、靠才华吃饭,偏偏要靠努力骑车!
科学训练,认真比赛,在各处都会被骑友认出来,或者成为一个传说。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训练时候低调认真,比赛时刻刚毅疯狂。训练时是个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比赛中则杀气腾腾神挡杀神。
他们总是露出没心没肺的笑,仿佛骑车了,一切都美好了。
这类人骑的特别可怕,总是骑得上气不接下气,偶尔还会大声喊叫给自己打气。让人非常容易想到义和团的“刀枪不入训练法”。
骑的快不如骑的帅,摆摆酷,拉拉风,有时拉爆别人心里暗爽一下。
这些人精通单车知识,车技精湛,还会修车、组车,柜子里的骑行服件数比平时衣服多,装备花费比车本身多,而且看到一些骑友穿着不合适的装备骑车的时候,会觉得遗憾。
满腹牢骚,各种抱怨,怎么才骑三分之一的路啊,什么时候到啊,我们休息下好不?我骑不动了......
对速度有洁癖,每次都会努力提升速度,不允许别人比他骑的快,被他人拉爆感觉很“耻辱”。
自强自立,女人外表,汉子的心。
这类骑友普遍肌肉发达,骑的时候多半会穿身骑行服,会清楚的看到腹肌。
肥胖型骑者,即使骑了很久,骑到很快,还是瘦不下来。
每次都训练的特别勤奋,经常受伤,绝不悔改,换着花样受伤。
当然还有很多骑行风格
欢迎留言
文字整编于黑跑团
也以获黑跑团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戳图片即可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