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索索队长 FitEmpire健身领域
增肌为什么总是很容易卡瓶颈?
因为往往不是你一个地方没做好,而是在于你的细节错误太多了!
今天索队就讲5个常见的增肌误区,涉及训练、饮食、睡眠,会降低90%的增肌效果!
等不及了,索队要发车了!今天的车速比较快,大家慢慢阅读!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公司立场无关。文章仅用于和读者交流、知识普及,不作为疾病诊治建议,部分专业词汇仅为引用专业知识,配图来自互联网和AI,侵删。
训练总是在原地踏步
你要是想练得更大、更壮、更强,或者哪怕是想跑得快、跳得高,那你得给身体一个“必须变强”的理由。
如果你每次训练都一样,动作一样,重量一样,次数也一样,练来练去一点变化都没有,身体会直接告诉你:“你这点强度我早就适应啦,我为啥还要长肌肉?”
索队也不止一次强调过,想要涨肌肉、涨力量,是一定不能在舒适区里徘徊的,我们需要给肌肉施加更多的刺激和挑战,也就是遵循“ 渐进超负荷 ”原则。
渐进超负荷的原则就是通过不断规律增训练频率、增加训练量、增加肌肉紧张的时间、 增加重量、增加运动范围或缩短组间休息时间等来刺激肌肉,因为 身体在感受到压力之后“被迫”适应,然后才会长肌肉、变强。
不过,不是说上强度之后动作就一塌糊涂了,动作质量还是要保证的,动作尽量做标准了, 动作标准是前提,每次强度增加是目标 。
唯一的例外是你正在恢复期,比如受伤刚好,或者训练过度了,还是老老实实休息、减量吧。
当然了,你不可能每次训练都“比上一次还猛”,毕竟我们不是铁人。
但我们必须要有这个意识,给自己上上强度,看看自己能不能比上一次做得更完美,比如今天动作做慢一点、明天争取多做几次或者下次再加点重量......
如果你长期都没有给身体制造“新压力”,那它早晚会“安心躺平”,肌肉增长也就停滞不前了。
不好好睡觉
现代社会熬夜已经是常态,很多人其实都睡得不够,连每晚七小时都达不到。
而且现代社会好像还挺“推崇熬夜”:
有人会说自己每天只睡 4 小时,还照样工作、健身、搞事业,听着好像还挺励志?
健身圈也一样,有些健身博主拍 vlog,一大早就起,半夜还在训练。
确实,有人天生是“熬夜圣体”,睡少了也能凑合、没有副作用,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睡觉=最强恢复药+肌肉增长药 !
你在健身房的训练,只是告诉身体:“我想长肌肉”;而真正长肌肉的过程,是你睡觉的时候发生的,你的肌肉都是你“睡”来的!
1.睡不好=肌肉越来越少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加,甚至是分解>合成,那不就是白练了......
2011年10月发表在《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项研究很有意思,实验中3名中年女性和7名中年男性节食14天,一共节食了2次,至少相隔了3个月,每次都控制热量、吃一样的食物。
但第一次节食时只睡了8.5小时,第二次节食只睡了5.5小时。
虽然2次减掉的重量都差不多,但睡得更少的那次脂肪少减了55%,结果肌肉掉的更多,将近60%!
2.睡不好=睾酮分泌降低15%
毫无疑问,睾酮是增肌的黄金激素。
但是很不幸的是,睾酮非常容易受到睡眠的影响!
这不是索队瞎说的,是有实验证实的。
比如,2011年6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的研究表明,一周睡眠不足(每天只睡5小时),睾酮就会降低10%-15%!
再加上男性睾酮每年本来都会下降1%-2%,你还不好好睡觉的话,睾酮越来越少,增肌也只会越来越困难!
3.睡不好=炎症增加
长期睡不好,会导致身体的慢性炎症升高,而全身的慢性炎症往往与肌肉质量减少有关。
减少炎症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定期睡个好觉。
这样既能降低炎症,还能恢复得更好!
4.睡不好=表现也变差
睡不好,会直接影响你的训练状态!
比如没法做大重量、做不了几次、没精神、没动力,那练了也是白练!
久而久之,训练和增肌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当然了,好好睡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你做了,就会及时正向反馈。
最好是自己尽力去调整,每天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早点睡,睡前4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尽量不要玩手机,慢慢养成早点睡觉的好习惯。
所以,你睡不好,就是练不大!
吃得太少,练得再狠也白搭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一年四季,都能保持一个精瘦的身材,比如肌肉线条明显,也能看到8块腹肌,但这对于大多数想增肌的人来说是不现实的。
理论上,我们可以在热量缺口(就是吃得比消耗少)的情况下实现增肌。
但这就像走钢丝:饮食要精准、训练要到位、恢复也要跟上,任何part掉链子都不行。
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网络上的一些“健身达人”“明星”,看起来他们没什么脂肪,肌肉线条也非常明显,也许天赋好、恢复好,其实很可能就是“科技”的成果......
所以,与其模仿别人浪费时间,不如先放下想要拥有腹肌的执念,先吃够热量再说。
不过,这可不代表着你就能胡吃海塞,毕竟吃胖之后,再减脂就更痛苦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
● 保持合理的体脂即可,没必要执着于腹肌。
● 不要盲目增重,但也别天天精打细算。
● 适量的热量盈余即可,一般是每天大约500的卡路里盈余。
● 光关注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分配还不够,总热量才是基础,如果你吃得太少,练再多也没用。
比如,2010年4月发表在《营养学杂志》的1篇研究表明,如果你没有摄入足够的卡路里,会降低你肌肉蛋白质合成效率可能高达20%!
所以,有些人总说自己是“增肌困难户”,其实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吃得太少。
总是摸鱼训练
“练得久”往往比“练得完美”更重要。
肌肉不是你猛练几天就能爆长的,它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你得靠长期积累,才能慢慢堆出理想的身材。
而且,坚持不只是“我今天去没去健身房”,而是:
饮食有没有跟上训练强度?
作息有没有规律?
每次训练有没有计划?
心态稳不稳定?
......
也不是说非得天天打鸡血、练到虚脱,但你要是三天打鱼两天躺平,都没有投入多少心血在健身上,就更别指望你的肌肉能给你更多的反馈了。
偶尔吃点垃圾食品没关系,但大多数时候,你得确保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营养来支持肌肉增长。
如果你每次去健身房都“随便练练”,那你就只能收获“随便的效果”。
想有效增长,必须跟着一个靠谱的训练计划走,遵循渐进超负荷原则,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加量、加重。
总之想长期练出成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持续性。
增肌是个慢活,需要你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回报。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编排自己的训练计划的话,可以参考索队的计划,比如《诱导乳酸》、《腿推拉》、《上下肢分化》等,带你少走增肌的弯路。
不记录训练数据,根本不知道有没有进步
说实话,我们都一样,谁也记不住自己上周卧推到底是推了多少重量、做了几次几次,撑死就记住一两次,过几天就全忘了。
通过记录,我们知道自己上次干了啥,下一次的目标也明确了。
当我们回顾之前的记录,我们可以清楚哪段时间进步最快、哪种练法最有效、哪种计划根本不适合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少走弯路。
这可比你靠感觉回忆或者听别人说靠谱多了!
研究发现,系统地记录训练数据,能 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和长期进步的可持续性 。
记录也很简单,可以用纸笔记录,也可以用手机上的app记录。
最重要的是要 记录+复盘+调整 ,你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原地打转,还是踏实地在进步。
最后
这就是索队总结练不大的5个最常见原因。
当然了,这些不是全部,还有其他影响增肌的因素,但这5个,是大多数人增肌卡壳的重灾区。
而很多人天天都在纠结其他无关紧要的细节,比如要不要吃BCAA?什么牌子的蛋白粉好?练完要不要吃香蕉?
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细节,不如先问问自己索队在上面总结出来的5点。
如果这几项都做不到位,那就别指望靠喝点补剂就能逆天改命。